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思政教育“五个一”
扬师德
正师风
忻州创奇中专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职业学校思政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新机制和新载体。忻州创奇学校系统推进、细化落实“创奇五师”和“五位一体”成长目标,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3年王宇校长创造性提出【“五个一”思政德育校本教材开发工程】,以“创奇特色五位一体育人文化”和“创奇五师”为主题,通过中华汉字、励志格言、中华诗词、德音雅乐、德育故事等5个载体,开发5个系列“思政元素池”,充分发挥课程教材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
01
一分钟德育故事
王祥剖冰
王祥至孝,继母不恤。剖冰求鱼,双鲤跃出。晋王祥,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数谗之,祥奉命愈谨。母嗜生鱼,时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大大有名的孝子,姓王名叫祥,早已没有了亲生的母亲。他的后母朱氏,原来不喜欢他的,并且常常到他的父亲面前絮絮聒聒,造了几句歹话,去说王祥的不好,王祥却是奉命愈加谨慎了,他的后母很喜欢吃新鲜的鱼,但是那时候天气很冷,河水都冻成坚硬的冰了,怎么可以得到鱼呢?王祥便脱下衣裳,预备剖开冰冻去求鱼。忽然冰冻自己消解了,有两条鲤鱼跳出冰上。王祥就拿到家里,烹调起来供给后母吃。
02
一个字解读智慧
意
1.直译:
《说文》: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志即识。心所识也。意之训为测度、为记。训测者、如论语毋意毋必、不逆诈、不亿不信、亿则屡中。其字俗作亿。训记者、如今人云记忆是也。其字俗作忆。大学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谓实其心之所识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2.义理及落实:
夫子治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个“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相信古圣先贤的智慧、仁慈,手不释卷。我们的态度就因为学习转变过来,所以叫修身。修正我们的态度,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叫修身。“述而不作”,所讲述的话语,决定都是古圣先贤教诲的东西,不能随便讲自己的意思。因为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按自己的意讲,假如跟真理不相应,那就误人子弟。所以这个“述而不作”一学完,每次开口要随顺圣贤教诲,不能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想法看法。(《贵人》P195)
03
一阙诗涵养文化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注 释
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译 文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赏 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安石是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用诗歌阐述政治、学术见解,议论时事,评说历史,这是宋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该诗在描写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细写山中之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心中的感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神情状态,都得到了充分反映。这首诗阐发哲理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其二,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我们今天来读这首登高望远的七言绝句,仍觉意蕴深沉,豪气满怀。
04
一首歌唤醒生命
05
一句话励志箴言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
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
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
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