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创奇学校
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民族音乐与舞蹈(750301)
初中应届毕业生
学制为三年制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文化艺术大类(75)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表演艺术类(7503) |
主要职业类别 | 歌唱演员 民族乐器演奏员 西方音乐演奏员 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员 其它教学人员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 歌唱演员、乐器演奏员、群众文化指导员 文化艺术培训人员、幼儿园艺术从业人员 |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举例
| 普通话等级证书、舞蹈等级证书等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艺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文化艺术和教育行业的教学人员,幼儿园以及从事艺术教育培训相关活动的服务人员职业岗位,能够从事群众文化指导员、文化艺术培训等工作的较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培养传统教育师资、艺术教育师资、国学教育师资,所以课程开设完全参照专业培养方向进行设置。
为培养艺术教育师资,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乐理、试唱、声乐、电子琴、舞蹈、美术、手工课程,通过规范的学习和专业的实践,使同学们结合自身爱好,在全面学习提升的基础上,找到重点,明确方向,自我探究,深入学习,以此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水平。
为培养传统教学师资,开设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幼儿文学、教学设计、办公自动化等课程,一方面使同学们掌握学前教育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巧,一方面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一方面帮助有意向继续深造学习的同学创造空间。
为培养国学师资,扎实开展读经教育,一方面完成全校性同一时段的经典诵读学习,一方面结合学前教育特点开展蒙学学习,使全体同学能够熟读、熟背、熟讲、熟悟,一方面开展传统音乐教育,以此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静下心来,当前主要以古筝为切入点,一方面在书法和国画方面寻找突破,力求做到与美工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尝试在体育当中开展太极等学习。
为了给培养更高层次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学校形成了3+2人才培养模式,为有愿升学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系统开设了各类文化课程,为想要通过对口升学进入更高职业教育学府的同学创造了条件,使大家能够通过职业教育搏击人生,成就出彩未来。
通过三类课程的综合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学前教育师资的一般技能,更要掌握在艺术方向和国学方向的特有技能。不仅培养学生有能力考取国家级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更要帮助有意向继续深造学习的同学圆上心中的梦想。通过三大板块的有机组合和整体推进,打造出具有娴熟技能,散发中华神韵的学前教育国学师资,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掌握音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基础理论知识;
(4)掌握声乐演唱和合唱的理论知识;
(5)掌握器乐演奏和合奏的理论知识;
(6)掌握音乐作品基本分析的专业能力;
(7)熟悉中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风格流派及代表作品;
(8)熟悉幼儿园活动策划等知识和相关方法:
(9)熟悉舞蹈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
(10)了解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其它艺术门类基础知识。
2.基础能力
(1)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
(2)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3.专业基本技能
(1)具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的唱歌、弹琴、跳舞、绘画、手工制作、口语表达等基本技能;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技能和对幼儿实施保教的技能;
(3)具备对学前教育现实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本技能。
(4)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6)具有较好的运用计算机处理文字、表格、图像等的基础能力以及艺术专业学习与实践中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专业能力
(1)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2)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备国学经典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
(5)了解现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能力;
(6)具有熟练的演唱技能和表演能力,能完成中级程度的民族优秀作品;
(7)能够熟练掌握演奏技能和表演能力,完成中级程度的民族优秀作品;
(8)具有良好的听辨能力、音乐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9)具有一定的伴奏和合奏、合唱能力;
(10)具有一定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辅导能力;
(11)具有一定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指导能力。
5.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具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基础知识和进行活动设计的科学、语言、社会等知识以及良好的唱、演、画等艺术技能。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卫生习惯。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具有良好的协调和交往能力,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和交往艺术,具有合作意识。
(6)职业素质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中职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学校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专业课程
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自主确定课程名称,但应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
一般设置 4~6 门。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
(2)专业核心课
一般设置 6~8 门课程,包括声乐、器乐、舞蹈表演、钢琴伴奏等。
(3)专业拓展课
包括合唱合奏指挥、钢琴伴奏、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音乐教学法、表演基础、形体、文艺活动策划与指导、心理学、教育学等增设的特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可以依据区域文化事业、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3.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专业核 心课程 | 主要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 |
1 | 声乐 演唱
| 通过理论讲授、发声方法与技巧训练,了解声乐演唱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科学发声方法,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训练演唱技能,提升声乐作品的分析处理能力和歌曲演唱能力;学习完整演唱一定数量不同风格的优秀民族声乐曲目,提升艺术表现力。 |
2 | 电子琴 演奏 | 通过理论讲授、器乐演奏技巧的训练,了解乐器演奏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基本演奏方法、乐器演奏技巧训练,熟练掌握至少一门乐器演奏技巧,具备器乐作品的分析、处理能力和乐器演奏的能力;能够准确完整、富有表现力地演奏一定数量、不同风格的优秀器乐曲目。 |
3 | 合唱 | 通过重唱、合唱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掌握重唱、合唱声音训练、气息的掌握、声部的平衡、乐曲的处理和表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有独立的组织和指导能力、合作能力及团队意识,能准确理解、处理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
4 | 合奏 | 通过重奏、伴奏、合奏等课程的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了解指挥、乐曲结构及乐队声部等基础知识;熟悉声部旋律,识谱、视奏训练;器乐音色把控、演奏技能训练,演奏力度与声部均衡;训练乐曲处理和表现力,培养学生有独立的组织和指导能力、合作能力及团队意识,能准确理解、处理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
5 | 钢琴 伴奏 | 通过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了解钢琴伴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掌握钢琴视谱伴奏、即兴伴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与其他乐器或演唱者合作的技能。
|
6 | 基本 乐理 | 通过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掌握五线谱视谱法和规范的记谱法;掌握乐音体系、节拍节奏、音程、和弦、调式、转调、移调、力度、速度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对旋律调式及转调、简单曲式及旋律发展手法进行分析的方法;认识并会使用各种装饰音及速度、力度术语;训练正确而有表情的视唱乐谱,尤其是“视谱即唱”的技能;训练和发展音乐记忆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感知力,其中包括音高感、节奏感、调性感、结构感、音色感及对单声音乐的感知力; 通过视唱大量不同民族、不同调式、不同风格的曲目,开阔音乐视野,积累音乐素材,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
4.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毕业演出等。实训可在校内外进行观摩采风、独唱重唱合唱训练、舞蹈作品排练、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等相关赛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社会实践、毕业演出由学校组织,可在文艺院团或面向社会开展完成。
5.相关要求
学校应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艺术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1.就业面向:面向文化艺术和教育行业的歌唱演员、民族乐器演奏员、外国乐器演奏员、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员等职业岗位,能够从事歌唱演员、乐器演奏员、群众文化指导员、文化艺术培训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艺术专门人才。
2.就业岗位:通过深入社会和用人单位调研,召开专业分析研讨会,确定了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工作岗位。主要有:音乐表演岗位,音乐教师岗位,企事业单位音乐编导岗位,报社周刊音乐编辑岗位,旅游景点音乐推广岗位、演艺机构的研究员岗位、群众文化的编创和普及岗位等。进一步归纳为四种职业领域。具体见下表:
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岗位
职业领域 | 职业岗位 |
音乐表演工作 | 独唱、重唱、合唱、独奏、重奏、合奏等。 |
音乐教育工作 | 幼儿园音乐启蒙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师、艺术培训机构教师。 |
舞蹈编创工作 | 社会团体舞蹈编排,幼儿园,中小学舞蹈表演节目的排练等。 |
职业拓展工作 | 音乐编辑、音乐类节目主持、舞台相关工作等。 |
第一阶段为职业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在第一、二、三、四学期进行。完成专业基础学习领域和基本能力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以专任教师的校内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岗位认知实习和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形式,强化对舞台表演、教学的认知度,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第二阶段为岗位素质和岗位专项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在第二、三、四、五学期进行。完成岗位能力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其中岗位能力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以“理实一体教学”为主,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的优势,加强舞台实践,增强舞台适应能力等教学方法,学习训练个人表演技能,培养学生岗位素质和职业专项能力。
第三阶段为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在第五、第六学期进行。完成拓展学习领域和综合能力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通过校内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夯实学生职业生涯拓展的基础;综合能力学习领域课程(综合技能训练、实践演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分两个学期在校内、外完成。第五学期的后半学期在校内进行综合技能实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采用教演合一,增强舞台实践,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第六学期学生以准音乐表演演员、舞蹈表演演员准教员的身份到就业协议单位或其他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实习过程中采用先跟岗、后助岗、再顶岗的三阶段模式,训练学生的实践演出和教学技能,逐渐实现学生实习和舞台表演的零距离对接,同时积累舞台经验,完成实习目标,从而完成岗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即能上岗作业提供保障,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演出等。实训可在校内外进行观摩采风、独唱重唱合唱训练、独奏重奏合奏排练、举行音乐会、参加比赛等综合实训;实习可在文化企业或文艺院团进行跟岗实习或顶岗实习。实训实习既是实践性教学,也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社会实践、毕业演出由学校组织,可在文艺院团或面向社会开展完成。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音乐表演、文艺活动组织与策划、艺术辅导与社会培训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2.顶岗实习教学环节设计
学校应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歌唱演员、乐器演奏员、群众文化指导员、文化艺术培训人员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音乐表演产业发展的主流技艺,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1.教育教学时间分配表
总学时一般为 2416学时,其中专业理论基础课总学时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 25%。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 50%,其中,实习累计时间一般为 6 个月,可根据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各类选修课程学时累计不少于总学时的10%。
1.教育教学时间分配表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周数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机动周 | 1 | 1 | 1 | 1 |
|
|
考试周 | 1 | 1 | 1 | 1 |
|
|
实践训练 | 2 |
|
|
| 16 | 18 |
授课周数 | 16 | 18 | 18 | 18 | 4 | 2 |
2.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型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考核评价 | 学时学分 | 学期周数与周学时 | ||||||||||
学时 | 学分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考试 | 考查 | 学时 | 理论 教学 | 实践教学 | 1 | 2 | 3 | 4 | 5 | 6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
| ||||||||||
公共基础课 | 1 | 军事训练 |
| √ | 36 |
| 36 | 4 | 2 |
|
|
|
|
| |
2 | 国防教育 |
| √ | 36 | 36 |
| 2 | 军训 期间 |
|
|
|
|
| ||
3 | 哲学与人生 | √ |
| 36 | 36 |
| 2 |
|
| 2 |
|
|
| ||
4 | 数 学 | √ |
| 144 | 144 |
| 6 | 2 | 2 | 2 | 2 |
|
| ||
5 | 职业生涯规划 | √ |
| 36 | 36 |
| 2 | 2 |
|
|
|
|
| ||
6 |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
| √ | 16 | 16 |
| 2 | ★ 阶教 | ★ 阶教 |
|
|
|
| ||
7 | 信息技术基础 | √ |
| 72 | 36 | 36 | 4 |
| 4 |
|
|
|
| ||
8 | 语 文 | √ |
| 144 | 144 |
| 6 | 2 | 2 | 2 | 2 |
|
| ||
9 | 现代公关礼仪 | √ |
| 36 | 36 |
| 2 |
|
|
| 2 |
|
| ||
10 | 安全教育 |
| √ | 144 | 144 |
| 4 | ★ 班会 | ★ 班会 | ★ 班会 | ★ 班会 |
|
| ||
11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 |
| 36 | 36 |
| 2 |
| 2 |
|
|
|
| ||
1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 |
| 32 | 32 |
| 2 |
|
|
|
| 8 |
| ||
13 | 英 语 |
|
| 144 | 144 |
| 6 | 2 | 2 | 2 | 2 |
|
| ||
| 小 计 |
|
| 912 | 840 | 72 |
|
|
|
|
|
|
| ||
专业基础课 | 14 | 乐 理 | √ |
| 108 | 108 |
| 3 | 4 | 2 |
|
|
|
| |
15 | 视 唱 | √ |
| 72 | 72 |
| 3 | 2 | 2 |
|
|
|
| ||
16 | 练 耳 | √ |
| 72 | 72 |
| 3 | 2 | 2 |
|
|
|
| ||
17 | 美 工 |
| √ | 108 | 36 | 72 | 4 |
|
| 4 | 2 |
|
| ||
| 小 计 |
|
| 360 | 288 | 72 |
|
|
|
|
|
|
| ||
专业核心课 | 18 | 电子琴 乐曲练习 | √ |
| 144 | 36 | 108 | 6 | 2 | 2 | 2 | 2 |
|
| |
19 | 舞 蹈 基础与排练 |
| √ | 288 | 72 | 216 | 6 | 4 | 4 | 4 | 4 |
|
| ||
20 | 声 乐 | √ |
| 144 |
| 144 | 4 | 2 | 2 | 2 | 2 | 2 |
| ||
21 | 古 筝 |
|
| 144 | 36 | 108 | 6 | 2 | 2 | 2 | 2 |
|
| ||
| 小 计 |
|
| 720 | 144 | 576 |
|
|
|
|
|
|
| ||
专业拓展课 | 22 | 钢琴伴奏 |
| √ | 144 |
| 144 | 4 | 2 | 2 | 2 | 2 | 2 |
| |
23 | 幼儿文学 |
| √ | 36 |
| 36 | 2 |
|
|
| 2 |
|
| ||
24 | 综合素质 | √ |
| 72 | 72 |
| 3 |
|
|
| 4 |
|
| ||
25 | 保教知识能力 | √ |
| 72 | 72 |
| 3 |
|
|
| 4 |
|
| ||
26 | 毕业设计与毕业晚会排练指导 |
| √ | 80 |
| 80 | 5 |
|
|
|
| 20 |
| ||
| 小 计 |
|
| 404 | 144 | 260 |
|
|
|
|
|
|
| ||
实习实训课 | 27 | 专业汇报 | √ |
| 20 |
| 20 | 4 |
|
|
|
| 4 |
| |
| 小 计 |
|
| 20 |
| 20 |
|
|
|
|
|
|
| ||
合计 | 2416 | 1416 | 1000 |
|
|
|
|
|
|
| |||||
总课时 | 理论课时 | 实践课时 | 理论与实践 课时之比 | ||||||||||||
2416 | 1416 | 1000 | 1:0.71 | ||||||||||||
3.课程课时分配表
课程类型 | 课程序号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
学时数 | 占总学 时比例 | 学时数 | 占总学 时比例 | ||
公共基础课 |
| 840 | 34.7% | 72 | 3.0% |
专业基础课 |
| 288 | 11.9% | 72 | 3.0% |
专业核心课 |
| 144 | 5.96% | 576 | 23.8% |
专业拓展课 |
| 144 | 5.96% | 260 | 10.76% |
实习实训课 |
|
|
| 20 | 0.8% |
合计 | 1416 | 58.6% | 1000 | 41.4% | |
公共课占 总学时比例 | 37.7% | 选修课占 总学时比例 | 16.7% | ||
4.实训、实习安排表
课程名称 | 开设学期 | 实训课时 | 主要内容 |
电子琴校内考级 | 第二学期 | 10 | 乐曲考级 |
5.素质教育活动安排表
项目 | 活动内容 | 要求 |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 主题教育活动 | 定期 |
党校培训 | 1 期 | |
递交入党申请书 | 1 次 | |
毕业教育 | 1期 | |
升国旗爱国教育 | 定期 | |
党团活动 | 定期 | |
好人好事 | 定期 | |
观看思教电影 | 定期 | |
文明宿舍评比 | 定期 | |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 寒暑假社会实践 | 1 次 |
专业实习 | 1 次 | |
志愿服务 | 1 次 | |
参加公益劳动 | 1 次 | |
参加勤工助学 | 1 次 | |
个人社会兼职 | 1 次 | |
规划创新方面 | 职业规划大赛 | 定期 |
创业大赛 | 1 次 | |
科技文化节 | 1 项 | |
专业技能比赛 | 定期 | |
发表相关专业的 学术性文章或者期刊 | 1 次 | |
文化艺术集中学习 | 新生心理素质测试 | 1 次 |
中职学生健康教育 | 1 次 | |
心理健康讲座 | 定期 | |
文化文艺类讲座 | 定期 |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 60%,专任教师队伍均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具有中职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音乐表演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音乐表演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较高的行业从业以及教学的水准。能够较好地把握音乐表演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文艺院团或文化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音乐表演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校内教学条件
该专业现有琴房、舞蹈排练厅。校内实训条件为本专业所开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岗位专项技能实训等教学提供了保证。
(1)排练厅
功能:排练厅的使用除正常教学安排与节目排练外,还可提供给学生一个非常有利的艺术实训空间。在厅中可完成实训教学(技能培训、学期考试),还可使用排练厅进行课外训练。
主要设备装备:
排练厅内墙面设有大块面积的镜子,方便学生能更好的对比自己的形体姿态,具备一定的审美感。同时配备地毯、练功用把杆、音响等。
(2)琴房:
规模:可同时容纳学生50名。
功能:以训练学生声乐、器乐专业技能为实训内容,有利于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和技能操作的巩固。
主要设备与装备:钢琴、电钢、电子琴以及部分中外乐器。
(3)综合舞台(实训室)
规模:可容纳学生数百人。
功能:提供学生一个非常有利的艺术实训空间(艺术汇报、文艺晚会演出等)。
主要设备与装备: 灯光、音响控制室、布景等。
2.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民族音乐与舞蹈表演、文艺活动组织与策划、艺术辅导与社会培训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可供100名学生进行音乐表演与舞蹈表演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
功能:具备常用音乐演出、音乐教学设备仪器。
3.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歌唱演员、乐器演奏员、群众文化指导员、文化艺术培训人员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音乐表演产业发展的主流技艺,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4.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图书文献配备、数字资源配备、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音乐表演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艺术规范等;音乐表演专业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5 种以上音乐表演专业学术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要求
1.教学过程
体现课程思政。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教学方法
适应“互联网+事业教育”新要求,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普及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3.教师要求
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师育人”教育体系。
(1)专任教师必须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或学士以上学位。
(2)专任实训教师必须具备本专业初级以上资格(含初级);
(3)专任专业教师取得中职教师资格证的比例达到90%;
(4)专任专业教师必须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具备开发本专业课程的能力;
(5)兼职教师必须是业内的专业知识或实践经验丰富的演职人员;
(6)兼职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师职业规范;
(7)兼职教师必须具备开发本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项目的能力。
4.协同教学的组织形式
根据项目教学和现场实训教学的需要,按照教师间合理组合、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个性匹配的原则组建“双师”结构协同教学的教学团队,主要组织形式有:
(1)教师间的协同
校内项目教学,校内专任教学主要承担专业知识、基本理论、方法步骤、教学组织等任务,校外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验实训、技能训练、能力提高等方面的教学任务,双方共同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评价。
艺术团体实训实习教学,由校外兼职教师为主,校内专任教师为辅,兼职教师主要承担专项技能训练、提高表演能力、演出实践指导等教学任务,专任教师主要承担实习的组织并配合兼职教师完成实习实训的考核评价。
(2)学生间的协同
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个别练习、集体排练、演出等环节。
(3)课程间的协同
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按照项目或任务,将各课程内容重新组织,各教师进行跨课程间的协作,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跨课程进行协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合,提高实践水平、团体合作的能力。
5.学习评价
学习成绩考核办法,加大过程考核、时间技能考核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时间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检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途径。本专业采取如下措施以保证教学评价的运行:
(1)建立由艺术团体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运行机制;
(2)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制度,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3)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完善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调查运行机制;
(4)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来自用人单位、家长、毕业生的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改与完善并用于新一轮人才培养过程。
6.质量管理
参照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汇编》进行教学质量管理
(一)学校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共识。
(二)学校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三)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四)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除体现正常学习任务外,举办毕业音乐舞蹈展演活动,学生毕业证书类型有:毕业证、基本技能证(英语、计算机等)、职业资格证书。
十、附录
1.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2.本方案由专业教研组制定;
3.本文件自2019年7月执行;
(一)古 筝
课程名称:古 筝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考核方式:考 核
一、课程简介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音乐表现力,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筝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双手配合,左右手要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可以锻炼大脑的发展机能。弹奏时眼、手、心、脑同时并用,全面提升人的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平衡能力等。基于此,学校为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音乐师资而特别开设了这门课程。该课程以国学经典为基础,将传统文化中的教学理念融入古筝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们在腹有诗书、气定神闲的状态下更好的理解与学习古筝。将国学经典与古筝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沉下心,苦练技法,克服心浮气躁,克服骄傲自满,最终将自己打造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心系民族复兴的新一代的优秀师资。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古筝的教学效果和发扬国学经典思想都能够产生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主要培养学生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培养个人职业综合能力。
2.陶冶音乐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3.锻炼身心健康,提高职业价值。
4.全面掌握并学习古筝演奏技巧。
6.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要求:
1.了解古筝的历史起源,古筝的结构性能及各部分名称。
2.掌握古筝的定弦与转调方法,掌握琴弦的音名与记谱法。
3.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基本手型、指甲佩戴方法。
4.掌握基本指法:勾、抹、托、大撮、小撮等。
5.独立弹奏3-5首专业古筝曲目,并与曲目背景、文化、演奏情感相结合。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传统文化与古筝教学相结合。
2.提高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
3.具备参加乐器考级的能力和参加公演活动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古筝演奏时双手的协凋能力与“摇指”、“托劈”等难度较大的指法的掌握。
2.演奏曲目时情感的处理。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需要建立在扎实的《乐理》和《试唱》基础之上。对《国学经典》课程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
五、教学内容
1.古筝的起源
古筝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所以又名秦筝。到现在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2.古筝的构造
古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结构由面板、雁柱(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3.古筝的定弦
古筝的定弦是宫、商、角、徵、羽,即1、2、3、5、6五声音阶。
4.古筝的弹奏姿势与基本手型
古筝演奏姿势为站姿和坐姿两种,我们一般选择坐姿。
选择坐姿时琴凳高度能使演奏者两腿自然弯曲90°时,大腿低于筝背板3cm为宜;身躯要坐直;两膝稍并,间距约15cm,左腿稍前于右腿,两脚成“丁字形”当在地上;把古筝横放在筝架(或筝桌)上。前岳山于演奏者的右侧,两眼向前平视乐谱,表情要自然。两肩、臂要自然放松,肘、腕、指各关节自然弯曲,弯度以演奏者的体型、身高、手型而定。两手背向上与古筝面板成平行,手心向下成半握拳状,右手弹弦点的位置一般在有效弦长(码子到前岳山之间的距离)靠近前岳山一侧的八分之一至九分之一处,左手按弦点位置一般在约距码子左侧15cm处的弦上。弹奏低音区时身躯稍向前倾,弹奏高音区时身体稍向后仰。
古筝强调弹古筝自然手型,即人站立时两手自然下垂的放松状态的手型。根据演奏的需要,大指略微展开,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这种放松的自然手型,不仅展示在静止的状态,也呈现于演奏的过程之中。
5.古筝弹弦方法
古筝的基本弹弦方法有两种:夹弹法和提弹法。
夹弹法:手指弹弦方向是从斜上方到斜下方,角度呈45度,发青厚实,音质饱满。弹奏时往往是无名指自然依放在古筝弦上,使手有所依托,保持手型自然松弛。夹弹法是初学弹古筝的基础弹法,也是传统技法的基本弹法。
提弹法:手指弹弦方向是从斜下方到斜上方,角度呈45度,发音清脆,音质干净。弹奏时往往是无依托,悬手弹。基础训练时切忌手型紧张,仍需保持手型的自然松弛状态。提弹法是快速练习的重要弹法。
6.演奏曲目
通过国学经典与具体曲目背景学习《茉莉花》、《南泥湾》、《渔舟唱晚》、
《高山流水》等专业古筝曲。
六、教材及参考书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全国通用古筝考级教材》
《古筝指序练习曲》
(二) 舞 蹈
课程名称:舞 蹈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考核方式:实践考试
一、课程简介
《舞蹈》是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的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舞蹈技术技巧及表演能力和教学编创能力,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的协调能力要求较高。《舞蹈》考试内容包括软开度基本功、技术技巧、民族舞蹈展示、幼儿舞蹈展示等。
基本功包括(压腿、踢腿、竖叉横叉、跪下腰、站下腰等)
技术技巧包括(倒立、侧手翻、前桥、大跳、平转等)
民族舞蹈包括(藏族、维族、蒙族、傣族、古典等)
幼儿舞蹈包括(中国舞协的中国舞考级组合、成品幼儿舞蹈剧目)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主要培养学生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及创新意识。
2.具有完备的安全训练意识。
3.具有一定舞蹈基本功及舞蹈表演技巧。
4.具有表演、编导、教学等基本能力。
教学要求:
1.教育观——掌握该专业实施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理解舞蹈教育在专业课程培养中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2.学生观——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学生,尊重学生,拥有足够的亲和力和责任心,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合理安全有效的训练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化,亲身示范,小组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兴趣,增强自身表演能力及表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素质,汲取新的教学素材,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理解教师职业责任与价值,具备从事舞蹈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肢体软开程度、身体协调性、动作规范、性基本功的训练、民族舞蹈学习、幼儿舞蹈教学
教学难点:民族舞蹈剧目的学习,儿童舞蹈的创编
四、舞蹈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舞蹈》课程内容丰富,它与《体育》、《幼儿保健》、《幼儿文学》这三门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教学内容
《舞蹈》课程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及专业发展需要,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基本功、民族舞蹈、儿童舞蹈。
第一部分 基本功技巧训练
本模块主要教学内容:
1.压腿。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练习主要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2.压肩。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3.压脚背。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大踢腿主要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踢后腿双手扶把杆小八字步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
4.胯部练习。小胯练习也叫青蛙趴,因为练习的时候很想一只青蛙因此而得名;练习是大腿打开,小腿收回,后背踏腰压跨,大腿和小腿之间呈90度直角。(易出错:胯部忽前忽后,摇摆不定)大胯训练是坐地打开双腿,身体向前趴下,后背拉平,胯部尽量下压。(建议:贴墙壁练习,也可找人帮忙)
5.下腰。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下腰,摸地就起,反练习,效果明显。腹背肌练习:仰卧起坐,十个一组,一次五组。背肌的练习是趴在地上,手脚同时抬起,越高越好,保持三分钟,反复三次。
6.倒立。控制倒立平衡的部位有三个,颈,腰,臂。最早最容易掌握的就是手臂了,最重要的是腰,手的控制分指和掌跟。身体向前后倒,就分别用指,掌跟控制,有时候手臂可以稍稍弯曲一下。另外,手不要向外张开,两个手的支撑位置要和肩膀一样宽,不要张太开。手指向前,不要向左前和右前。脖子很重要,如果掉下去的话,就尽量抬头。腿要并拢,伸直,肌肉绷紧。
当三个部位的感觉都有了以后,就练这三个部位的协调性。就是人向一边倒的时候,三个部位同时用力,渐渐的就练成了。特别注意的是,一开始不要离墙壁太远(即使下面有垫子)。
7.平转。是最基本的旋转。要点:头要有留头甩头,盯住一个点,自然干脆的用头引导你的转体,看哪就会转向哪。上身保持直立,腰控制住,不要松。双手侧平举,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转时向远方够。跨立住,不能松。两条腿要立直,半脚尖立到头。转时要保持身体的板状。双脚落地点在你的正前方,落脚方向要一致。
8.前桥。首先要练习倒立,练习倒立中腰部的控制。腿在空中是呈竖叉的。顺序是:左脚撑地,双手在左脚前撑地(注意抬头挺胸),踢右后腿(空中竖叉,注意控制腰),跟左腿,右腿落地,左腿落地,起腰。
教学目的及要求:
基本功训练目的是训练肌肉耐力、心肺耐力、身体平衡、身体组合灵活、力量控制的把握等等。身体的组合要多练习自己肢体的灵活性,基本功很重要,再就是力量控制,能开能收才是最重要的,动作完成的同时要具有力量的控制,肌肉要有弹性,整体跳出来的感觉才会收放自如,当动作位置到位之后,一定要控住,瞬速发力,细节技巧成就舞蹈的精华。
教学重点及难点:
保持正确的姿态,基本功训练做到开绷直立,舞蹈组合中动作的标准规范程度,和身体协调能力柔韧能力,表演中眼神以及表情的灵活运用。
教材及参考书
《舞协中国舞考级》
《北舞附中毯子功技巧》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教材》
《北舞古典身韵教材》
《北舞民族舞教材》
第二部分 民族舞蹈训练
本模块主要教学内容:
1.藏族舞。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
踢踏。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碎踏)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匀等,可进、退、转体。
(颤踏)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抬踏颤 (抬踏亦叫“冈打”)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吸颤步)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退踏步)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2.傣族舞。居住地大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傣族人民善于吸收来自四方的文化精华,并能融于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
傣族舞蹈基本动律
正面起伏——重拍向下沉,慢慢的沉,向下走的要均匀,脊椎要垂直,蹲的时候不能前倾也不能后仰,脊椎对着脚后跟下沉,向上提的时候慢慢的,跟下垂一样。
旁边起伏——下沉的时候出右垮,双膝向下弯,左膝挨住右脚的膝盖,上身向左比出,头向右看,反方向动作,出左垮,右脚点地向左腿,这个时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垮的时候上身不能前倾后仰,保持正直,顶出右腰,头往左看。
脚部的正步起伏——当身体下沉的时候都有个抬腿,勾回来的时候膝盖不能向前顶(因为傣族舞蹈穿的是桶裙)向前会很难看,一定要垂直向后踢腿,而且是勾脚,每当踢起时都要迅速,动作要做的干净,还要带有呼吸!当腿向后踢的时候上身有点左右起伏,不能直直的起伏;当起左腿的时候,出右垮,起右腿的时候出左跨,这个动作在傣族舞中是非常重要。
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侧。
旁一位手:双手手腕蛇回来,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在大腿2侧。
后一位手:双手放在臀部后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开,手不能离身体太远,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
侧一位手:双手放在身体的一侧,和一位手差不多。
教学目的及要求:
民族民间舞蹈是舞蹈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需要具备民族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出民族特色,培养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深刻领会到不同民族之间舞蹈的差异性。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既可以得到身形的塑造,又可以养成音乐素养,提升自身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动作的松弛、自如、灵活,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舞蹈组合中动作的标准规范程度和身体协调能力柔韧能力,表演中眼神以及表情的灵活运用。
教材及参考书
《舞协中国舞考级》
《北舞附中毯子功技巧》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教材》
《北舞古典身韵教材》
《北舞民族舞教材》
第三部分 幼儿舞蹈训练
本模块主要教学内容:
《健康快乐每一秒》热身练习
1.肌肉温度升高,使肌肉收缩更加有力、迅速;
2.提高肌肉的柔韧性;
3.降低肌肉、韧带和肌腱的粘滞性,使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
4.提高心率,加速血液循环;
5.增加柔韧性、延展性和动态活动度,提高神经肌肉效率。
《我们大家做的好》勾绷脚练习
1.双膝坐:双腿屈膝收回,平脚落地,后背直立。
2.插腰手位:四指并拢,虎口张开,插于腰间,手腕下压,肘尖向旁。
3.正步位绷脚伸坐:两腿并拢,直膝绷脚,伸坐于地面,后背直立 。
4.双勾脚:脚踝用力,脚跟往远蹬,脚尖带动整脚最大限度的勾起,
脚与腿形成勾曲式造型。
5.双绷脚:脚踝伸展,脚背用力,脚尖下压,与腿部形成流线式造型。
6.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指根发力。
7.坐压前腿:正步位绷脚伸坐,上身保持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
8.招手: 扩指,指尖前后摆动。
《小手拍拍》扩指练习
1.双跪坐:双腿并拢,跪坐于脚,后背直立。
2.旁按手位:五指并拢,指根发力,指尖延伸,位于旁斜下位。
3.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指根发力。
4.双人击掌:双手五指并拢,面对面击掌。
5.拍腿:双跪坐,五指并拢,拍打大腿。
6.点肩:大臂架平,手指点肩。
7.爬呀爬动作:食指中指沿着脸颊到头顶交替上行。
《我勇敢》头部练习
1.低头:后背直立,双肩平正固定不动,下巴颏找锁骨。
2.仰头:后背直立,双肩平正固定不动,下巴颏向上方仰起。
3.点头:仰头与低头的连续动作,幅度略小,重拍向下。
4.倾头:后背直立,双肩平正固定不动,颈部一侧肌肉最大限度。
5.转头:后背直立,双肩平正固定不动,头保持平行向两侧转动。
6.正步位:双脚对齐,内侧并拢。
《爷爷亲奶奶亲》腿的柔韧练习
1.坐压前腿:正步位伸坐,上身保持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
2.松膝捶腿:双手握拳捶腿,膝盖松弛抖动,晃头。
3.吸腿抱团身:双腿最大限度收回,双手手腕交叉,右手在上。
《小猫咪》胯的练习
1.对脚盘坐压胯:脚心相对盘坐 ,骨盆固定不动,上身前倾,同时肩、胸打开,后背延伸拉长。
2.旁开腿压胯:双腿勾脚,同时向旁打开到最大限度,骨盆固定不动,上身前倾,同时肩、胸打开,后背延伸拉长。
3.小猫胡须:双手嘴旁扩指,手背向一点,双肘架平。
4.小猫挠手:对脚盘坐,松腰低头,双手空拳胸前位向前交替划。
5.小猫爬:扩指交替往1点爬,先左后右,提腕轻落地。
《小雪花》手的方位练习
1.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指根发力
2.手臂的方位:旁平位,胸前位,旁斜下位,旁斜上位,正上位
3.抖手:扩指,以食指为轴,抖动整个手掌
4.抖手指:手掌不动,手指交替抖动向下,模仿雪花飘落
5.接雪花:掌形,屈肘,双手靠近托于锁骨前,下巴颏微微扬起。
《过马路》方位练习
交警手势1:(左转弯信号)右臂向前平伸,立掌,掌心向体前,(两拍)左臂前斜下位伸出,五指并拢,左转头右倾(两拍)。
交警手势2:(右转弯信号)左臂向前平伸,立掌,掌心向体前,(两拍)右臂前斜下位伸出,五指并拢,右转头左倾(两拍)。
交警手势3:(直行信号)双臂旁平位打开,掌心向前,右转头(两拍),右臂以胳膊肘为轴,向左折小臂,同时左转头(两拍)。
驾车舞姿:手握实拳,双臂屈肘于胸前,手心向里。
教学目的及要求:
幼儿舞蹈是由儿童表演或体现幼儿生活的舞蹈。是为了同学们将来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求幼儿舞蹈形象直观,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显著的意义,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析舞蹈音乐的旋律、节奏、性质、情绪、速度、力度以及动作风格,协调的重点、难点,以及反映舞蹈情绪的动作要点,研究幼儿舞蹈教学的方法。分析好动作要领后,老师再根据舞蹈动作的规律,身体的重心与平衡,动作的反作用,动作的控制与松弛、正确、熟练、优美示范。采用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发现,促进思考,促进积极主动学习。
教材及参考书
《舞协中国舞考级》
《北舞附中毯子功技巧》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教材》
《北舞古典身韵教材》
《北舞民族舞教材》
(三) 电子琴
课程名称:电 子 琴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考察方式:考试考查
一、课程简介:
该专业开设电子琴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表演能力,通过电子琴专业学习能够适应各类演出单位和大中小艺术幼儿园所开展的各项教学工作,通过专业学习能够弹奏儿童曲目、流行乐曲、民族经典乐曲和钢琴乐曲,能够熟悉简单的即兴伴奏,能够熟悉简谱谱表和简单线谱,并能够简单的进行和弦伴奏,整个教学环节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识谱,并对音乐中的相关节奏进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练习。并搭配练习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小红帽》、《卖报歌》等 。
第二个阶段进行简单的儿童钢琴曲和乐曲的练习,钢琴曲主要以练习小型乐曲为主,目的在强调和规范手型、姿势、动作以及音符的时值和节奏的准确度,从而继续稳固基础,为同学们在电子琴深入学习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专业五级到七级乐曲的练习,五级到七级的乐曲主要分为钢琴曲和大型的流行歌曲伴奏,同学们在反复练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习惯,夯实了基础,进而对较大的乐曲有比较准确的把控。五级以及五级以上的钢琴曲在曲式结构上已经有了其独特的风格,最后通过练习即性伴奏进而提升乐曲处理能力。
2、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系统的练习首先从规范基本的动作、手型以及手指的着力点来综合练习,这样可以循序渐进的克服对于电子琴基础练习上的根本问题,进而将简单的少儿钢琴曲加以辅助练习,这样不仅有利于稳固基础,同时有利于学生对于作品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进而为深入练习大型乐曲和钢琴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要求:
1.手型要求所有的关节都凸显出来、手腕自然端平
2.弹奏过程中指尖触键的反复练习与保持
3.坐姿要求弹奏时坐琴凳三分之一的位置
4.弹奏过程中身体要求始终保持前倾状态
5.乐曲练习之前要求详细了解乐曲的作词、作曲以及创作背景
6.首次练习乐曲必须全面认识对于整首乐曲的节奏音型
7.正确认识和把控左手的和弦内容
8.练习所有乐曲、钢琴曲必须考虑右手的旋律,然后进行双手合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简谱的认识以及儿童歌曲的识谱、弹奏和伴奏,儿童歌曲旋律单一,形式简单,曲调温和,是走进专业最为理想的通道。
教学难点:该专业学生缺乏音乐基础,对音乐理论缺少认识,所以对线谱谱表不能够准确识别,对初级以上钢琴曲目弹奏较为困难。尤其是电子琴教学练习过程中双手的协调能力的练习,这是键盘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较大的难点,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实现练习的常态化,同时在弹奏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于双手音符的把握与相互的融合是一个更具挑战的问题,应当始终努力寻求突破。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电子琴的练习与基本乐理和视唱两个科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子琴属于音乐方向的实践科目,必须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基本乐理当中音符的认识、音程以及和弦、调式以及调号、乐曲的作品曲式结构分析都有直接的关系,视唱科目中对于节奏的基本把握以及音符位置的识别,音符在五线谱上的具体位置以及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谱号的相互转换同样与电子琴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
五、教学内容
课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手型与坐姿的练习,参考练习书籍《拜厄》
单手练习与稳固,包括基础音符的认识。
第二阶段:练习一级和二级曲目《小红帽》、《卖报歌》、《虫儿飞》、《雪花》等
第三阶段:练习国标级三级到五级曲目《洋娃娃和我小熊跳舞》、《一个师傅三徒弟》、《天空之城》、《夜的钢琴曲》、《秘密花园》、《雨的印记》、《梦中的婚礼》
第四阶段:歌曲的伴奏练习,练习曲目《青花瓷》、《至少还有你》、《可惜没有
你》、《女人花》等,通过反复练习使手型与动作进一步规范。
参考用书:
1.《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考级教材》王梅贞主编 大众文艺出版社
2.《基本乐理》李重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拜厄》 江晨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四) 儿童文学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
课程类别:基础课程
考核方式:考 试
一、课程简介
《儿童文学》是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由儿童文学常识、儿童文学欣赏、儿童文学创作等几部分构成,主要是介绍儿童文学的种类,介绍儿童文学的艺术美和儿童文学的欣赏理论,儿童文学的创作常识,儿童文学的学习和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深入地研究儿童文学的种类、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文学的欣赏、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儿童文学的美学价值等。通过儿童文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童心、爱心、事业心、责任心,培养学生将来可能作为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文化品位和对儿童文学的审美情趣,培养热爱儿童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师德,培养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1、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把握儿童文学的基本体裁及特点。
2、能将儿童文学的一般原理与儿童文学的阅读及创作实践结合起来,将儿童文学的学习与将来儿童文学的教学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培养分析和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撰写针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简析。
教学要求:
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儿童文学的基础理论,学会评析儿童文学作品,并且在阅读、分析作品的基础上,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
难点:初步学会创编儿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与文学概论、基础写作、阅读与欣赏、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有密切联系。
五、教学内容
第一编 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关系
第1章 概述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1.1.1 决定儿童年龄特点的基本因素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1.1.2儿童年龄的特点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1.1.3 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接受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了解本学科的现实意义,了解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的关系
要求:了解决定儿童年龄特点的基本因素和年龄段的划分;掌握儿童年龄特点与儿童文学的密切关系;了解儿童对文学接受的特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儿童年龄特点与儿童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密切关系;儿童接受文学作品的特点。
难点:确定儿童年龄特点的三个因素;“文学接受”概念的特殊含义。
第2章 婴幼儿文学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1.2.1 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1.2.2婴幼儿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1.2.3 婴幼儿文学的常见样式及意义作用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了解婴幼儿文学的范围、要求、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要求:了解婴幼儿文学的范围和要求;了解婴幼儿文学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婴幼儿文学的范畴和要求、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难点:婴幼儿文学创作对于语言、韵律的要求和直感特点。
第3章 童年期文学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1.3.1 童年期儿童的年龄特点
1.3.2 童年期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1.3.3 童年期文学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及意义作用。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了解童年期文学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并达到鉴赏、创作的水平。
要求:了解童年期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化发展程度的特点;了解童年期儿童文学的范畴,掌握童年期儿童特点对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要求;掌握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法;理解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童年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法;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童年期儿童文学与婴幼儿文学和少年前期文学界线的划分。
第4章 少年前期文学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1.4.1 少年前期少年的年龄特点
1.4.2 少年前期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1.4.3 少年前期文学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及意义作用。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了解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并达到鉴赏和创作水平。
要求:了解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了解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常
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难点:能比较这一时期儿童文学与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异同
第5章 少年后期文学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1.5.1 少年后期少年的年龄特点
1.5.2 少年后期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1.5.3 少年后期文学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及意义作用。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了解少年后期文学特点和主要表现方式并初步达到鉴赏和创作的水平。
要求:了解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了解少年后期儿童文学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难点:能比较这一时期儿童文学与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异同。
第二编 儿童文学的文体
第1章 儿歌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2.1.1 儿歌的特征
2.1.2 儿歌的类型
2.1.3 儿歌的创作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通过了解儿歌的特征、类型,具备对儿歌进行初步鉴赏、创作及教学的水平。
要求:掌握儿歌的特征和种类并能应用于分析作品;初步掌握儿歌创作的基本要求。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儿歌的特征和种类;掌握儿歌的创作。
难点: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
第2章 儿童诗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2.2.1 儿童诗的特征
2.2.2 儿童诗的类型
2.2.3 儿童诗的创作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了解儿童诗的特征、类型并能对其进行分析、鉴赏。
要求:掌握儿童诗的特征和种类;了解儿童诗创作的要求。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儿童诗的特征和种类,对儿童诗进行分析评论。
难点: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
第3章 儿童故事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2.3.1 儿童故事的特征
2.3.2 儿童故事的类型
2.3.3 儿童故事的创作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通过学习儿童故事的特征、类型,能初步做到对儿童故事进行分析、鉴赏与创作的水平。
要求:掌握儿童故事的特征和种类,并应用于分析作品;初步掌握儿童故事的创作。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儿童故事的特征和种类,对作品进行分析评论;掌握儿童故事的编创。
难点:故事与小说、童话的区别;儿童故事创作的取材
第4章 童话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2.4.1 童话的特征
2.4.2 童话的类型
2.4.3 童话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通过对童话的特征、种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初步具备对童话作品进行分析评论和创作的能力。
要求:掌握童话的特征、种类和表现手法,对童话作品进行分析评论;初步掌握童话的创作。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童话的特征、种类和表现手法;运用有关知识对童话作品分析评论。
难点:童话与故事、寓言和小说的区别。
作业:试创作短篇童话一篇。
第5章 寓言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2.5.1 寓言的特征
2.5.2 寓言的类型
2.5.3 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通过对寓言的特征和常用表现手法的学习,能够对儿童寓言进行分析评论。
要求:掌握寓言的特征和常用表现手法,对儿童寓言进行分析评论;初步了解寓言写作的一般要求。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寓言的特征和常用表现手法,对寓言作品进行分析评论。
难点:寓言与童话的区别;对喻体含义的把握。
第6章 儿童小说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2.6.1 儿童小说的特征
2.6.2 儿童小说的类型
2.6.3 儿童小说的创作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通过对儿童小说的特征、类型的学习,能够对儿童小说进行分析评论。
要求:掌握儿童小说的特征和种类,对儿童小说进行分析评论;了解儿童小说的特征。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儿童小说的特征和种类,小说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对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评论。
难点: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与事件、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等。
作业:试创作一篇千字左右的儿童短篇小说。
第7章 儿童散文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2.7.1 儿童散文的范畴和分类。
2.7.2 儿童散文的特征及创作。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通过学习儿童散文的特征、范畴、分类及创作的基本要求,具备对儿童散文的赏析与创作的初步水平。
要求:了解儿童散文的特征、范畴及分类;了解儿童散文创作的基本要求。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儿童散文的一些基本知识
难点:儿童散文的创作。
第8章 儿童报告文学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2.8.1 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
2.8.2 儿童报告文学的社会作用
2.8.3 儿童报告文学的形式要求
2.8.4 儿童报告文学的创作发展趋势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和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社会作用及形式要求。
难点:儿童报告文学的创作。
第9章 儿童戏剧文学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2.9.1 儿童戏剧文学的性质和分类
2.9.2 儿童戏剧文学的特征
2.9.3 儿童戏剧文学的创作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儿童戏剧文学的特征和种类。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儿童戏剧文学的性质、分类、特征。
难点:儿童戏剧文学的分析与创作。
作业:将《儿童文学作品选读》中某一作品(小说或童话)为宜,改编成一部短剧,并组织若干同学排练。
第三编 儿童文学的鉴赏与批评
第1章 儿童文学鉴赏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3.1.1 儿童文学鉴赏的性质
3.1.2 儿童文学鉴赏的意义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通过理论的学习,对儿童文学具备一定的鉴赏的能力。
要求:理解儿童文学鉴赏的性质和意义;了解儿童文学鉴赏的三个阶段,掌握鉴赏中认识活动的基本特征。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儿童文学鉴赏的性质和意义,了解鉴赏的过程。
难点:理解鉴赏的含义。
第2章 儿童文学批评与评论的写作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3.2.1 儿童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3.2.2 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
3.2.3 儿童文学批评的写作
本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目的:通过了解儿童文学批评的性质、作用和标准,初步掌握儿童文学批评的基本要求和评论的写作。
要求:理解儿童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掌握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初步掌握儿童文学批评的基本要求和评论的写作。
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儿童文学批评的性质作用,掌握批评的基本标准;掌握评论写作的要求,并能针对作品思想艺术特色撰写评论文章。
难点:如何针对具体作品选择角度进行评论。
作业:从《儿童文学作品选读》中选取任一作品,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评论文章。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
1.教材:
儿童文学引论/王晓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2006重印)
2.参考书目:
(1)《儿童文学》 教材编写组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儿童文学理论研究》 教材编写组 文艺出版社
(3)《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少儿出版社,作者刘绪源
(五) 国学经典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
课程类别:基础课程
考核方式:考试考核
一、课程简介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根本所在,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和文化基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动指南和总则。今天,我中华民族面临世界从未有之大变局,我中华民族走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清新的认识到我国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今天的中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稳健的步伐和更加包容的胸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职青年学生,肩负着全面实现小康的历史重任,肩负着技能强国的历史重任,肩负着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所以今天的我们必须道术兼修,既要回望历史,又要面向未来。作为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的学生,我们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又要与中华优秀文化联通,将中华文明优秀基因的营养灌输给新时代的幼苗,而且我校自建校初期就提出建百年名校的美好愿景,百年就要有百年的样子,那就是我们要培养道术兼修的优秀学子,我们要创造性的打造真正的特色专业,所以国学经典是本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能够正确认识国学经典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传承国学经典对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3.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进一步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4.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能够扎实掌握国学启蒙读本
5.通过经典的学习能够帮助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三观
教学要求:
1.能够理解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基本清楚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思想
3.正确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尤其是经典阅读的方法
4.能够利用经典规范学生言行,指导学生实践
5.能够完成三百千、唐诗宋词百首、《大学》、《孝经》、《论语》等经典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1.坚持国学经典的诵读,实现国学经典的包本。
2.正确理解国学经典的思想精髓和核心内涵。
3.能够按照经典去指导生活学习和个人成长。
教学难点:1.掌握国学经典的教学方法。
2.能够正确处理国学经典与成才发展的关系。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与《语文》、《哲学与人生》、《礼仪》等课程有一定关系。
五、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第一学期)
1.全面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选)
2.全员完成以上四部经典的包本背诵和全覆盖检查
3.针对四部经典进行整体性讲解和主要思想讲解
4.抽查学生进行简单讲学,结合历史和现实事例更好
5.课上主要进行诵读、简要讲解、每节包本检查
6.大量的诵读和记忆主要依靠自学完成
第二阶段(第二学期)
1.全面学习《孝经》、《大学》、《中庸》(选)
2.全员完成以上经典的包本背诵和全覆盖检查
3.针对经典进行整体性讲解和主要思想讲解
4.抽查学生进行简单讲学,结合历史和现实事例更好
5.课上主要进行诵读、简要讲解、每节包本检查
6.大量的诵读和记忆主要依靠自学完成
第三阶段(第三学期)
1.全面学习唐诗宋词五十首、《道德经》(选)
2.全员完成以上经典的包本背诵和全覆盖检查
3.针对经典进行整体性讲解和主要思想讲解
4.抽查学生进行简单讲学,结合历史和现实事例更好
5.课上主要进行诵读、简要讲解、每节包本检查
6.大量的诵读和记忆主要依靠自学完成
第四阶段(第四学期)
1.全面学习《论语》、唐诗宋词五十首
2.全员完成以上经典的包本背诵和全覆盖检查
3.针对以上经典进行整体性讲解和主要思想讲解
4.抽查学生进行简单讲学,结合历史和现实事例更好
5.课上主要进行诵读、简要讲解、每节包本检查
6.大量的诵读和记忆主要依靠自学完成
六、教材及参考书
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三百首、中国历史等主要作品。
(六) 美 术
课程名称:美 术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考核方式:考试考核
一、课程简介
《美术教育》课程是研究如何对学前儿童实施美术及手工教育的一门学科,它与学前儿童教育的其他学科构成横向联系,从不同的领域研究儿童的教育问题。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我校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一般理论,了解幼儿园美工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掌握学前儿童美工教育活动设计、实施以及评价的方法。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儿童美术教育领域内存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提高其将来或许从事学前儿童美工教育的专业素养。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1.对学前儿童美工的发展阶段和各阶段的特点有清晰的了解;掌握学前儿童美工教育的相关理论。掌握幼儿园美工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能够独立开展幼儿园美工教育活动;
2.能够初步对幼儿园美工教育活动和美工学习进行评估测量、分析评价;
3.喜欢欣赏幼儿美工作品,能够发掘作品中的美感和价值,愿意设计学前儿童美工教育活动方案,并开展相关活动。
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幼儿园教学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广泛了解幼儿美工作品的特点,提高幼儿美工教学能力。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习者在课后做大量的练习,提升自身的绘画及手工制作素养。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美工能力的发展阶段历程;幼儿园美工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
教学难点:幼儿园美工教育的评价及通过儿童的绘画作品解读儿童的内心世界。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等
五、教学内容
该专业美术教学内容,大体包括绘画与手工两部分。同学们如果从事学前教育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运用绘画,手工知识与技能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动手为幼儿制作大量的玩具及教具,并结合季节、节日及时地更新幼儿活动场所的环境,教师还要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
简笔画部分
第1章 怎样认识理解和掌握简笔画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 简笔画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1.2 简笔画的表现形式
1.3 简笔画的表现内容
1.4 简笔画的造型方法
1.5 简笔画的造型要素
1.6 简笔画的造型原则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简笔画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掌握简笔画的表现形式、内容及造型的方法、要素、原则。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简笔画的表现形式、内容及造型的方法、要素、原则。
第2章 动物简笔画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2.1 动物的形体特征
2.2 动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
2.2.1 简化法
2.2.2 概括法
2.2.3 夸张法
2.2.4 拟人法
2.3 动物简笔画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步骤
2.3.1 造型规律
2.3.2 方法步骤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培养学生应用各种表现方法体现动物形象的能力。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动物简笔画造型规律和作画方法步骤,以求达到精炼、到位、简洁。
第3章 静物简笔画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 静物简笔画的表现内容
3.2 静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
3.2.1 基本形的表现
3.2.2 基本形体表现方法
3.2.3 静物简笔画的形体概括
3.2.4 静物的简化和省略
3.2.5 静物简笔画中线条的疏密与对比
3.2.6 静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学会表现不同基本形体的静物,要求线条虚实得当,形体比例恰当。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会各种类型的透视,并通过生活来体悟美术的核心理论。
第4章景物简笔画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4.1 景物简笔画表现内容
4.2 景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
4.2.1 景物简笔画的构图和立意
4.2.2 景物简笔画的概括、省略和添加
4.2.3 景物简笔画中的透视问题
4.3 景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表现景物风景简笔画,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章教育重点及难点:
学会表现景物简笔画的构图设计及画面中透视问题的处理。
第5章 人物简笔画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5.1 人体基本结构、比例、特征
5.1.1 人体结构与比例
5.1.2 头部特征、五官比例
5.1.3 面部表情、头部透视
5.2 人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
5.2.1 概括省略法
5.2.2 夸张变形法
5.3 人物简笔画的造型方法与步骤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人物简笔画是幼儿易于接受和欣赏的直接的视觉形象,对一名幼儿老师来说非常重要。要求画好人物形象动态,线条要求美观得体。
本章教育重点及难点:
人物五官比例及头部透视,人物简笔画的造型方法与步骤。
作业:
1.人体结构比例练习(图6-1至6-4)
2.头部特征,五官比例透视练习(图6-5至图6-11)
第6章 简笔画上色材料工具及使用方法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6.1 色彩基础知识(色彩三原色和三要素)
6.2 彩色铅笔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6.3 彩色水笔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6.4 油画棒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6.4 水粉,丙烯国画颜料上色技巧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色彩的认识和了解,对简笔画进行上色训练,要求学会调配及搭配色彩。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各种上色材料的上色表现方法,能够正确、规范的进行色彩搭配,进而体现美术作品的意境。
作业:
各种上色工具完成一张8k大主题创作(农家小院,海底世界,赛龙舟,友谊使者)
第7章 儿童黑白装饰线描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7.1 线描工具与材料介绍
7.2 线描基础知识(什么是线描,线的种类,不同线的运用给人的感觉)
7.3 装饰线描画作画方法要求及步骤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训练学生对线条的把控能力和培养绘画的创作能力。
本章重点及难点:
装饰线描中各种装饰技巧的应用及主题线描画的创作步骤。
手工部分
第1章 贴画类手工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1.1 鸡蛋壳贴画
1.2 谷物类贴画
1.3 毛线或纸绳贴画
1.4 纽扣贴画
1.5 撕纸贴画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搜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要求粘贴在简笔画的造型内,形成不一样的画面肌理效果,从而锻炼学生制作手工的耐心,细心的专业素养。
本章重点及难点:
应用各种手工制作工具及材料将不同材质的贴画材料粘贴到画面中。注意画面的组织美感,色彩搭配美感。
第二章 平面纸工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2.1 剪纸
2.2 剪贴
2.3 撕纸
2.4 染纸(纸浆画手工制作)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运用纸的特殊性以及相应表现技法,制作平面手工作品
本章重点及难点:
多角及连续纹样剪纸、纸浆画制作步骤及技巧
作业:
1.六角雪花的剪贴
2.40*30cm油画框子上面制作染纸纸浆画
第三章 立体纸工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3.1 折纸
3.2 纸条造型
3.2.1 材料与工具
3.2.2 纸条造型表现形式(衍纸画制作,纸条编织,纸藤编织花瓶)
3.3 纸浮雕
3.3.1 纸浮雕立体加工技巧
3.3.2 纸浮雕表现形式
3.3.3 纸浮雕表现方法和步骤
3.4 纸圆雕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各种硬卡纸及瓦楞纸的加工及技法处理制作出立体的头饰教具,活动故事场景,训练幼儿立体形象思维能力,体验空间感。
本章重点及难点:
学会各种浮雕及圆雕的加工处理技巧,并用各种技巧制作出立体、抽象或仿真造型的手工作品。
第四章 泥工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4.1 泥浮雕(材料工具介绍、浮雕基本技巧、表现形式、浮雕画制作步骤)
4.2 泥圆雕( 圆雕的基本技巧、表现形式)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超轻粘土和珍珠泥材料的了解,制作泥浮雕和圆雕的手工作品,从而增强对事物半立体与立体造型的空间认识。
本章重点及难点:
掌握泥雕各种加工处理技巧,应用各种技巧制作浮雕及圆雕作品
作业:
1.在30*30的油画框子中完成一幅泥浮雕作品
2.借助旋转发条八音盒制作泥浮雕作品
第五章 布艺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5.1 拼布画制作
5.2 不织布布偶、玩具,挂饰制作
5.3 布艺花卉
5.4 钩编技巧
5.5 丝网花及丝网芭比制作技巧。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布贴画、布偶、布玩具、布艺花卉等布艺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巧。
本章重点及难点:
掌握各种布艺造型的手法,同时与幼儿园实际运用相结合,使基本功更扎实,并能够理解幼儿园布艺制作的指导要领。
第六章 彩绘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6.1 纸浆马勺、葫芦、面具丙烯彩绘
6.2 油纸伞及灯笼彩绘及创意变形
6.3 鹅卵石及纸盘彩绘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彩绘纸浆马勺、葫芦、面具、油纸伞、灯笼学会色彩搭配,并认识丙烯颜料的特点。
本章重点及难点:
在固定的纸浆立体模型、油纸灯笼及石头上作画,学会用丙烯颜料及色彩搭配。
作业:
1.每人制作纸浆面具、马勺、葫芦彩绘的一种
2.灯笼或者雨伞彩绘
3.鹅卵石彩绘
第七章 废旧物材料创意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7.1 废旧材料创意
7.1.1 杯、碗、碟、瓶、纸袋的创意设计
7.2 废旧织物造型(废旧针织手套造型)
7.3 其他废旧物造型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环保手工设计的基础知识,学会欣赏各类环保手工作品,激发对环保手工作品的制作兴趣,提升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培养参与环保的能力。
本章重点及难点:
各种废旧物创意的表现形式及加工技巧,幼儿园岗位应用。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美术—手工部分》,许大海、马雪萍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美术—简笔画》,潘春华 、董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参考书:
1.《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cathy A. Malchiodi著,李晓庆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幼儿园美术教育》,孔起英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张念芸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基础手工》,祝慧 、邵雪原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3
(七) 书 法
课程名称:书 法
课程类别:基础课程
考核方式:考 查
一、课程简介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书法是以汉字为素材,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再创造的一门造型艺术。具有广泛地实用价值和鲜明地艺术价值。书法教育是中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书法教学课程设置要求学生了解书法的风格特点和艺术规律,掌握书写工具的性能,通过一个学期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较为熟练的掌握毛笔楷书和行书的书写技法,对一种楷书书体具有较强的欣赏和书写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
1.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质和汉字书体种类,熟悉书写工具的性能,以楷书和行书的书写技法训练为主,简介草书、隶书、篆书和篆刻的特点。
2.掌握楷书和行书的运笔方法、字形结构和章法布局的基本技法。
3.掌握书法创作和欣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每节课后,根据教学内容,完成一定数量的书体练习。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楷书和行书的书写技法。
2.书法作品章法布局方法。
3.书法创作和欣赏的方法。
难点:
1.书写工具性能的有效发挥。
2.运笔动作和字形结构精到。
3.书法作品章法布局的和谐。
4.书法创作和欣赏能力提高。
四、本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书法课是一门独立的工具学科。它有记录语言、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又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巨大作用。作为工具课和基础课,它与文学、美术、音乐等学科互相渗透,为各门学科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现实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内容
绪 论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 书法的性质、书法学习
第1章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1.1 书法美的表现形式
1.1.1 线条之美
1.1.2 线条组合之美
1.2 书法美的本质特征
1.2.1 书法美的形象性
1.2.2 书法美的抽象性
本章重点:书法美的表现形式。
本章难点:书法美的形象性与抽象性。
第2章 执笔、运笔与用笔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2.1 执 笔
2.1.1 “五指执笔法”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2.1.2 “指实掌虚”
2.1.3 不必过紧、高低适度
2.1.4 其他执笔方法
2.2 运 笔
2.2.1 运 指
2.2.2 运 腕
2.1.3 悬 肘
2.3 用 笔
2.3.1 起——行——收
2.3.2 提与按(顿)
2.3.3 中锋、侧锋与偏锋
2.3.4 转与折
2.3.5 藏锋与露锋
本章重点:书法美的表现形式。
本章难点:书法美的形象性与抽象性。
第3章 楷书基本笔画与笔法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3.1 横画与竖画
3.1.1 横画
3.1.2 竖画
3.2 点画与折画
3.2.1 点画
3.2.2 折画
3.3 撇画与捺画
3.3.1 撇画
3.3.2 捺画
3.4 钩画与挑画
3.4.1 钩画
3.4.2 挑画
3.4.3 总结
本章重点及难点:八种基本笔画的形态与笔法。
第4章 欧体字的笔画与笔法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4.1 点画
4.1.1 侧点、直点、向上点、向下点、平挑点、竖点、长点。
4.1.2 点的组合:左右点、上下点、聚合点。
4.2 横画与竖画
4.2.1 横画:短横、长横、尖头横
4.2.2 横的组合
4.2.3 竖画:垂露竖、悬针竖、短竖、撇竖
4.2.4 竖的组合
4.3 撇画与捺画
4.3.1 撇画:竖弯撇、钩撇、长斜撇、短撇、尖头撇、竖钩撇。
4.3.2 撇的组合
4.3.3 捺画:点捺、斜捺、平捺
4.3.4 撇与捺的组合
4.4 钩画与折画、挑画
4.4.1 钩画:弯钩、竖钩、横折斜钩、横钩、横折钩、竖折钩、耳钩
横折背抛钩、卧钩、斜钩
4.4.2 横折
4.4.3 挑画:短挑、长挑
本章重点及难点:欧体字用笔的方法。
第5章 楷书基本结构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5.1 楷书的结构原则
5.1.1 点画呼应
5.1.2 重心平稳
5.1.3 形态变化
5.2 楷书的结构技巧
5.2.1 缩与放
5.2.2 避让与穿插
5.2.3 变形
本章重点:楷书结构原则。
本章难点:楷书结构中的变化与技巧。
第6章欧字结构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6.1 结构特征:间架平稳匀整,字形瘦长,中宫收紧
6.2 独体字
6.3 上下结构
6.4 上中下结构
6.5 左右结构
6.6 左中右结构
6.7 包围结构
本章重点及难点:欧体字结构特点的掌握。
六、教材及参考书: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主要参考书目:
《书法教程》,欧阳中石、徐无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八) 综合素质
课程名称:综合素质
课程类别:基础课程
考核方式:考 试
一、课程简介
《综合素质》是教师资格统考的考试科目,主要考查申请教师人员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能力素养,题目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高。《综合素质》考试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教师基本能力。从近年试点省份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幼儿)真题来看,考试类型基本稳定,分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三种类型,考试时间为120分,时间为150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主要培养学生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教学要求:
(一)职业理念
1.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幼儿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运用“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设计或选择多种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理解教师职业责任与价值,具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内容。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关内容。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问题。
3.幼儿保护
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力。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和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的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保教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儿童文学作品。
(五)基本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运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具有根据保教工作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4.写作能力
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裁剪材料。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及文化素养
2.教学难点:教育法律法规及教师基本能力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教材结合了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相关知识、能力和素养,是一门综合课程。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
2.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3.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途径和方法。
第二节 儿童观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儿童观的概述
2.全面发展的儿童观
3.“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4.教育公正与幼儿的共同发展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运用“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设计或选择多种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在全面理解育人为本的儿童观的基础上,把握幼儿教育实践中的保教方式,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第三节 教师观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3.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4.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师专业的发展及终身教育观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掌握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了解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节 教育法律法规政策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教育法概述
2.教育法律关系
3.教育法渊源
4.教育法律责任
5.教育法律救济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及教育法律救助。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教育法的基本原理,理解教育法律责任与教育法律救济。
第二节 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教育单行法
3.幼儿保护与教育法规、政策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相关内容。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关内容。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的内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儿童权利公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第三节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教师的权利
2.教师的义务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问题。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教师作为专业教育教学人员的六大权利和六大义务。要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对教师享有各项权利的前提有正确的判断,辩证地理解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第四节 幼儿的权利保护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幼儿的法律地位
2.幼儿的基本法律权利
3.幼儿权利的保护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力。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和实际问题。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幼儿的权利以及现有法律体系下如何对其进行保护,能够识记幼儿享有的基本权利,正确理解对幼儿权利保护的意义,并能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地实施幼儿权利的保护。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教师职业道德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4.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主要内容,注重掌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幼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等教师职业规范,能够判断教师职业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规范要求。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掌握班主任的选聘条件、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等内容。了解具体保教活动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第二节 教师职业行为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解读
2.幼儿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3.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在保教活动中的践行要求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的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在保教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正确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内涵,把握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行为规范的内在联系。能够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在教育活动中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第四章 文化素养
第一节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素养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中国历史重要事件
2.世界历史重要事件
3.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识记一定的文化常识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重点识记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思想文化以及民俗节日的传统文化。
第二节 教师的科学素养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2.西方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3.更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中外科技史上的杰出代表及其所取得的成就、重要的科学家发明。
第三节 教师的文学素养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外国文学
2.中国古代文学家名著
3.中国现代文学家名著
4.儿童文学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名家名作的知识点,识记我国古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作品,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代文学的主要作品。
第四节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艺术鉴赏概述
2.艺术鉴赏活动展开的基本条件
3.艺术鉴赏的意义
4.艺术鉴赏的培养与提高
5.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6.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7.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8.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9.中外古代艺术成就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中外古代艺术鉴赏的意义,培养艺术鉴赏的能力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中外古代艺术成就,尤其是绘画、音乐和中国的戏曲文化。
第五章 教师基本能力
第一节 信息处理能力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
2.信息检索能力
3.网络信息交流能力
4.信息处理能力
5.教育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6.课件设计与制作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具有根据保教工作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简单操作的基本常识。
第二节 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概念
2.命题
3.推理
4.论证
5.图形推理
6.定义判断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概念的关系、命题的真假、推理的分类以及论证中的证明与反驳。
第三节 阅读理解能力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图表、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并运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并运用与保教工作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多关注教育家“蔡元培、晏初阳、陈鹤琴、陶行知等大家的作品,做好阅读训练,提升对于材料的敏感程度。
第四节 写作能力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1.常见文体介绍
2.写作规范
3.语句表达
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裁剪材料。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诗歌散文是教师教学工作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文体。在写作中,对材料的剪裁加工、剪裁后文章的立意、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构思段落很重要。
教材及参考书
中公教师考试幼儿园《综合素质》 夏丹 王磊
(九) 保教知识与能力
课程名称:保教知识与能力
课程类别:基 础 课 程
考核方式:考 试
一、课程简介
《保教知识与能力》是幼儿园教师资格统考科目二的考试题目,主要考察申请幼儿教师资格证人员保教相关的知识、能力与素养。考试题目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从近几年试点省份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来看,考试类型基本稳定,分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活动设计五种题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1.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
2.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性,了解幼儿教育历史和幼儿园教育改革动态,并能结合幼儿教育实践问题进行分析。
3.幼儿生活指导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幼儿卫生、保健、营养、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与能力。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功能和创设原则,并能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加以应用。
5.游戏指导与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知识与能力。理解幼儿园游戏的意义、作用与指导方法,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实际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
6.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与能力。了解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应用评价知识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改善保育教育工作。
教学要求:
《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涵盖了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七个方面。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熟悉、掌握、运用五个层次。教师利用多媒体与讲授法、让学生用讨论法、小组学习法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婴幼儿发展的概述
2.婴幼儿身心发展
3.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4.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5.幼儿教育发展
6.幼儿园班级管理
7.幼儿保健常规及疾病预防
8.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
9.幼儿生活常规教育
10.幼儿的个体差异
教学难点:
1.儿童发展理论
2.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3.幼儿认知发展
4.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5.教育的概述
6.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
7.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理
8.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指导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保教知识与能力》内容很丰富,它包含了《幼儿心理学》和《幼儿保健》,其实这三门课程都属于专业基础课程。
五、教学内容
《保教知识与能力》为了方便学生从实际出发到系统的学习,本书分为七大章,每章包含的知识容量均不相同。具体如下:
(一)学前儿童发展
1.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
2.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在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5.掌握幼儿基本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8.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
9.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
10.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
(二)学前教育原理
1.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能够应用驾驭原理分析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2.理解幼儿教育中的性质和意义,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3.了解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并能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4.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解幼儿园基本教育的特点,能够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5.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
6.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7.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8.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的基本观点和要求。
9.了解我国育儿教育的改革动态与发展趋势。
(三)生活指导
1.熟悉幼儿园一体生活的主要环节,理解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2.了解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
3.了解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了解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处理方法,了解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的应急处理方法。
(四)环境创设
1.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了解常见活动区的功能,能应用有关知识对活动区设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3.了解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理解教师的态度、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4.理解协调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力量的重要性、了解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方法。
(五)游戏活动的指导
1.熟悉幼儿游戏的类型及各类游戏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2.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的特点,并能够提供相应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
2.掌握幼儿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相应教育方法。
3.理解整合各领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能够综合地设计并开展教育活动。
4.能根据活动中幼儿的需要,选择相应的互动方式,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5.在活动中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
(七)教育评价
1.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能对保育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反思。
2.能够利用评价手段发现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
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的概述
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2.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
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外部和内部的发展因素。
第二节 儿童发展理论
1.成熟势力说
2.行为主义的观点
3.精神分析理论
4.认知发展理论
5.文化历史理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主要了解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成熟势力说,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认知发展论。
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识记问题。
第三节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1.婴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
2.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节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能应用有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主要了解婴幼儿期的年龄特征,婴幼儿不同年龄时期发生无条件反射的本能动作和心理条件反射的出现。
第四节 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征
2.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不平衡,但是具有统一协调性,如神经系统的发育,淋巴系统的发育,一般系统的发育,生殖系统的发育等等。
第五节 幼儿认知发展
1.幼儿注意的发展
2.幼儿感觉的发展
3.幼儿知觉的发展
4.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5.幼儿记忆的发展
6.幼儿想象的发展
7.幼儿思维的发展
8.幼儿言语的发展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都离不开注意的参与。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幼儿注意的规律和感知觉规律,幼儿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等等。
第六节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1.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2.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3.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情绪和情感对学前儿童的作用,幼儿情绪情感的一般趋势等等。
第七节 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1.幼儿个性
2.幼儿社会性发展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幼儿社会性发展包括幼儿亲子关系的发展和幼儿亲子关系的类型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第八节 幼儿的个体差异
1.幼儿个体差异类型
2.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
3.针对个体差异的适宜性教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的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个体差异性形成的原因,针对个体差异的适宜性教学,适宜性的主要教学方式分为哪几部分?
第九节 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2.谈话法
3.作品分析法
4.实验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的优缺点,作品分析法的实施步骤等等。
第十节 幼儿身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幼儿身体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2.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障碍。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身体发展中出现的肥胖症、佝偻症、营养性贫血。幼儿心理发展中出现的自闭症倾向,口吃,多动症,攻击性行为等。
第二章 学前教育原理
第一节 教育的概述
1.教育的概述
2.教育的目的
3.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4.我国的教育目的
5.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6.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7.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关系,能够应用教育原理分析教育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着重了解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 幼儿教育
1.幼儿教育的含义
2.幼儿教育的性质
3.幼儿教育的意义
4.幼儿园教育目标
5.幼儿教育的任务
6.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
7.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幼儿教育的性质,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幼儿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幼儿园创设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节 幼儿教育发展
1.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19世纪初期之前)
2.学前教育思想理论化时期及其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3.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并能结合幼儿教育显示的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及难点:
国外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发展,西方学前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国内学前教育的学的建立和发展。
第四节 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
1.学前教育的原则
2.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学前教育的特点。
第五节 幼儿园班级的管理
1.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和原则
3.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功能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幼儿园班级案例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方法和原则,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功能。
第六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1.总则
2.教育内容与要求
3.组织与实施
4.教育评价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的基本观点和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总则5大分类,教育内容与要求,教育评价。
第三章 生活指导
第一节 幼儿一日生活
1.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2.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的及要求:
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理解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接进园后晨检时该做的事情和进餐前,进餐中,进餐后的整个环节,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有什么好处。
第二节 幼儿的生活常规教育
1.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
2.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
3.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常用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幼儿常规教育的内容,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等。
第三节 幼儿保健常规及疾病预防
1.幼儿卫生保健常规
2.疾病预防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卫生保健常规,安全工作常规及疾病的预防。
第四节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
1.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和处理方法
2.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处理方法,了解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的应急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问题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
第四章 环境创设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
1.幼儿园环境概述
2.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
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4.目前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5.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6.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总体策略
7.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作用
教学目的及要求:
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原则和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特点、分类、意义、原则、方法、总体策略。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布置原则。
第二节 幼儿心理环境创设
1.幼儿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
2.幼儿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3.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要求
4.教师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的及要求:
幼儿园应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要求和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以及教师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中形成的重要作用等等。
第三节 常见活动区
1.常见活动区的分类
2.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活动区的功能,应用有关知识对活动区设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常见活动的分类、创设及活动区域材料选择和投放要点。
第四节 幼儿教育家庭、社区
1.幼儿园与家庭合作
2.幼儿园与社区合作
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协调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力量的重要性,了解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家园合作对幼儿园教育和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幼儿园与家长进行沟通的策略和交流的方法。
第五章 游戏活动的指导
第一节 幼儿游戏的概述
1.幼儿游戏的含义
2.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3.有关游戏的理论
4.幼儿游戏的种类
5.游戏的主要功能
教学目的及要求:
熟悉幼儿游戏的类型以及各类游戏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游戏的理论,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种类,依据游戏的社会特点分类等。
第二节 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征及指导
1.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
2.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3.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
4.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并能提供相应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游戏活动的指导。
第六章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幼儿园教育活动含义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
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4.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与年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教育方案。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及基本原则。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指导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指导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流程
3.集体活动计划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幼儿园教学设计的含义,设计出完美的教学设计活动。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流程,活动目标包括的几个方面。
第三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
1.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
2.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
3.幼儿园身心保健活动的组织形式、组织方法和设计指导
4.幼儿园身体锻炼活动的组织形式、组织方法和设计指导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健康教育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行为习惯,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强体质,促进幼儿智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会性发展。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幼儿园身心保健活动的组织形式、组织方法和设计指导。
第四节 幼儿园音乐教育
1.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
2.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
3.幼儿园歌唱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4.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5.幼儿园韵律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6.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要通过音乐这一媒介来促进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整体发展。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幼儿园歌唱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欣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五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
1.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
2.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
3.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
4.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到各年龄阶段的幼儿对美术的认识不一样,所以要根据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幼儿美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及社会发展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活动总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及美术教学活动设计和指导。
第六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
1.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2.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法
3.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4.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技术经验的具体事实,学习科学方法和技能、发展智力的过程,是发展幼儿好奇心,使幼儿感受到自己能力的关键。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基本原则,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七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
1.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
2.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
3.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
4.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到事物的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等,通过各种学习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原则,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八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
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
3.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
4.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的及要求: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对育儿进行语言方面的教育,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九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
1.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
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3.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4.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的及要求:
能根据幼儿的需要以及幼儿对社会活动的认知,增进对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的认知等等。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方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法与指导。
第七章 教育评价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概述
1.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原则
2.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作用
3.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
4.幼儿园教育评价的要素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能对保育工作评价与反思。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园教育评价原则、作用、类型、要素等。
第二节儿童发展评价
1.幼儿发展评价的内容
2.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主要根据幼儿发展评价对幼儿各方面的提升及评价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幼儿评价发展的内容、方法。
第三节 教师发展评价
1.教师发展评价的内容
2.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师的发展评价是离不开幼儿评价的,学生掌握教学评价和教师素质评价。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师发展评价的内容,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
第四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
1.对活动目标的评价
2.对活动内容的评价
3.对活动方法的评价
4.对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5.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评价
6.活动效果的评价
教学目的及要求:
能够利用评价手段发现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及难点:
对活动目标、内容、方法、教育活动过程、活动环境材料、活动效果的评价。
七、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4(2014.11重印)
2、主要参考书目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婴儿心理学》,孟昭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幼儿卫生保健》,童梅仙主编,由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